本报记者 康劲
“现在,电来了、路通了,看到受灾村民逐步恢复正常生活,我们就放心了……”8月12日上午,“细节哥”马忠明在甘肃省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安置点捞出最后一碗牛肉面后,开始收拾餐厨用具准备离开。
马忠明是兰州筷上瘾拉面馆的负责人,从8月8日开始,他带领40多人越险跨过泥石流冲毁的荒滩,来到受灾最重的上庄村,铺开案板、架起锅灶,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,每天免费送上1000多碗热乎乎的牛肉拉面。
8月12日,是榆中山洪灾害过后的第5天。上庄村不再有最初的慌乱,村里路面上的淤泥已清理得差不多了,受灾村民也有了遮风避雨的住所。
一些村民也开始走向菜田,抢收地里待摘的菜花。望见马忠明一行驶出村口,大家纷纷向车队招手致谢,马忠明使劲地同大家挥手告别……
上庄村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忘不了这样的情景,在热腾腾的大锅前,盘子里盛满切成片的牛肉,煮熟的鸡蛋可以自由取用。村民赵怀胜动情地说:“真是危难时刻见真情,大家都帮着我们渡过难关。”
“只要大锅里热气翻滚,我一分钟就能拉出一碗面,保证大家吃得热热乎乎、暖心暖胃。”马海伟是“细节哥”团队的一名拉面师。这些天,他和同伴们每天轮番将10袋面粉倒入大盆,不停地和面、揉面、拉面,大家虽然累得两臂酸疼,但看着村民们吃得香也心满意足。
在兰州,牛肉面经营者都有凌晨早起的习惯。8月8日凌晨4时,马忠明如往常一样,在等待牛肉出锅的间隙刷了刷手机,得知榆中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。
扑面而来的各种消息,让他再次“心情滚烫”。没有片刻犹豫,马忠明迅速联系各店伙计,招呼着采购救灾物资,迎着晨光向榆中灾区进发。
初到榆中灾区,山洪冲下来的巨石横在山路上。听说马忠明一行免费送来牛肉面,沿路的警察为他们开道,抢险的铲车优先为他们辟出通路,受灾群众和救援队伍帮着他们把灶具和食材搬到安置点。
“我是老志愿者了,一说自己是筷上瘾牛肉面的,大家都愿意帮我们。”今年37岁的马忠明不是第一次冲到救援抢险的最前线。
2023年12月18日深夜,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.2级地震。马忠明连夜带领16名师傅,载着50袋面粉和500公斤牛肉奔赴震中,在广场东南角支起帐篷,让受灾群众在天亮时就吃上了热腾腾的牛肉面;今年1月7日,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.8级地震。马忠明团队近30人驱车2000多公里,带着在兰州采购的1000件棉衣、1000箱方便面、1000箱速冻水饺,以及在拉萨采购的500公斤牛肉和300袋面粉,星夜兼程奔赴高原……
在日常经营中,马忠明对牛肉面制作的细节要求近乎苛刻,有员工将他情绪化的语言和动作拍成视频发到视频平台,特别是从积石山抗震救灾后,他“两道浓眉”“一脸暴躁”的形象曾登上热搜,因而被网民称为“细节哥”。
马忠明告诉记者:“危急时刻,能出手时就出手,用一碗面支援抢险救灾,我们义不容辞。”
在榆中灾区,还有许多像筷上瘾这样的爱心企业。
在榆中三中的集中安置点上,“林和宫兰州牛肉面博物馆”支起锅灶,免费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供应牛肉面。
“就想让受灾群众能够吃上一碗热乎面。”“林和宫兰州牛肉面博物馆”负责人贾相合说,“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榆中能够早日渡过难关。”
来自新疆的阿里木江·哈力克带领爱心团队一行6人,跨越千里带着1000多公斤大米、羊肉等食材赶到灾区,用5小时的忙碌烹制出热腾腾的手抓饭……初到榆中,人生地不熟,甘肃蓝天救援队就帮着找地方,在兰州开牛肉面馆的马子俊也主动来帮忙。
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,看到这么多人来帮助我们,心里暖暖的。”上庄村村支部书记陈万凯说。
8月12日中午,上庄村的农用车开始排起了长队,各种高原夏菜陆续装车静待出山,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的序幕正在渐渐拉开……(本报兰州榆中8月12日电)
九鼎配资-九鼎配资官网-配资平台哪家正规-配资门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