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
四川西南山地以复杂陡峭的地形地貌著称,其突发性暴雨频发,集雨面积广阔,洪水形成后流速迅猛、落差显著,呈现典型的高能山地水文地貌特征,对山洪地质灾害形成极高孕育风险。
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7月24日,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获悉,为系统解构川西南山地独特水文现象的内在科学规律,聚力推动该区域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突破性产出,四川省成都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协同四川大学、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,共同组建西南山区重点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形成机理研究组。
海拔1500米试验点
该研究组聚焦具有高度典型性与代表性的龙门山暴雨区核心单元——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,将其确立为关键科研验证场域,基于流域现有遥测雨量站网架构,研究组系统规划了于白沙河上游海拔1500米、2000米、2500米、3000米及以上适宜点位新建系列遥测雨量站点的科学布设方案,旨在构建精细化立体监测网络。
海拔2000米试验点
近日,研究组克服极端野外作业条件,于海拔1570米、1979米和2455米三处关键地形节点成功建设雨量站点,高质量实现研究课题首期建站目标。为后续深入开展梯度降雨观测、高精度雷达测雨校对等关键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,同时也将白沙河流域已有雨量站点的覆盖海拔上限提高了约1400米,显著拓展了流域水文监测的立体空间维度与数据获取能力,为提升区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的科技化、精准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下一步,研究组将继续向龙门山暴雨区3000米以上的无人区降雨监测发起战略攻坚,以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为依托,筑牢防汛减灾的科技屏障。
图片由成都市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提供
九鼎配资-九鼎配资官网-配资平台哪家正规-配资门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